刘 志 刚 校 长 简 介

时间:2019-05-13 22:2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刘 志 刚 校 长 简 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刘 志 刚 校 长 简 介》。

第一篇:刘 志 刚 校 长 简 介

刘 志 刚 校 长 简 介

校长,刘志刚,大学本科毕业,高级教师,华南理工MBA在读硕士,资深民办教育工作者,东莞市教育培训功勋人物。

刘志刚,原为中学教师,1993年应聘到广东省第一所民办大学――广州南洋辅导大学工作,1994年,受广州南洋辅导大学总部委派,到东莞创办“南洋辅导大学东莞分教处”,负责分教处全面行政工作及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经过多年的磨砺,带领南洋辅导大学东莞分教处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绩。并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更为可喜的是,“南洋辅导大学东莞分教处”办学成绩得到了东莞市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1996-2000年连续四年被东莞市人民政府授予“东莞市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1999年3月,刘志刚根据广东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得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东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以南洋辅导大学东莞分教处为基础,正式成立东莞市广贸外语科技专修学校,并担任校长。2001年5月,刘校长与广东商学院联系,得到广东商学院支持,在广贸学校设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从此广贸学校拉开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帷幕。2003年5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恢复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广贸学校成为广外大的第一个校外函授站,招收外语类、经贸类、管理类业余函授学生。

2006年5月,刘校长根据办学的发展需要,将广贸学校迁至东城中路中段,即今校址,办学条件明星改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原茂名学院)、广东警官学院、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都在广贸学校设立教学点,开设大专、本科、硕士段的20多个专业。2007年广贸学校被评为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优秀教学点,2008年被评为东莞市最具品牌价值培训机构,2009年被评为东莞市最受欢迎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刘志刚校长被评为东莞市教育培训功勋人物。2010年4月,被评为东莞市优秀民办成人教育机构。

十六年来,刘志刚校长坚持“诚信笃行,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树理念、做精品、创品牌、筑口碑”的办学方针,坚持“依托广外,立足东莞,追求卓越,稳步发展”的办学方向,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办学特色,坚持“热情服务、微笑服务、周到服务、高效服务、人性化服务”的办学承诺,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广贸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经济建设人才,其中包括硕士生200来人,本科生、专科生3000多人,培训报关员1000多人,会计从业人员2000多人,英语、日语、计算机等5000多人。广贸学校现有在校成人教育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2800多人,各类培训学生500多人。刘志刚校长以其开拓、进取的精神,大气、豪放的性格,诚信、务实的作风,赢得了政府和高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赢得了学员和社会的充分信任,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刘校长与时俱进,励精图治,积极拓宽办学渠道,大力开拓学历教育,把东莞广贸作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武汉大学、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教学点或招生点,开展大专、本科、硕士段的成人教育。同时,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办学,招收自考小考学员。并且积极开展网络教育,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办学。学校还进行会计资格考证、国际商务会展员资格考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证、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证等,学校还举办英语日语电脑培训、电子商务外贸培训、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培训等。

在刘校长的带领下,东莞广贸学校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广贸天地,大有作为!”刘校长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有志青年加入到广贸的行列中来,提升自我,奉献社会!

第二篇:刘志刚支教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支教工作总结

刘志刚

鹤壁市淇滨区第二中学

2014年6月

2013--2014学年支教总结

——支教工作,让我的生命更加精彩

濮阳市范县杨集乡中学支教教师 刘志刚(鹤壁市淇滨区第二中学)

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支教学校的肯定,对于我来说真是莫大的安慰。有辛苦的付出,就有幸福的收获,我感受着支教赋予我生命的精彩。

一年的支教时间,我工作着,收获着,付出着,感动着,可以说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面临一种挑战,尽管有种种困难:离家路途遥远、生活不便、孩子幼小„„但我依然风雨无阻,坚持着支教工作的那份执着,用行动战胜自我,从容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这一年的历程,将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我敬佩范县杨集乡第一中学领导的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佩服老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年的支教生涯在忙碌中很快结束。在双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的无私关怀下,我顺利地完成了这一年的支教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高度重视,尽职尽责工作

做为一名支教老师,首先,我坚持走教育方针的基本路线,根据新课标进行教学。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政治学习,并且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及时总结反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地完善自我。其

次,端正自己的服务态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跟同事和学生进行交流,使自己成为同事们的知己,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支教对我们每个支教老师来说,是一次磨练,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当我加入“支教”队伍之前,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坚持下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的各项安排。平时,我能主动的与其他的科任的老师沟通交流,传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虚心向他们学习。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事事讲奉献,服从安排,以大局为重,以学校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理性地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踏踏实实教书,全心全意育人

平时我切实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力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支教一年里,我主要担任美术、写字课的教学工作,虽然是副课,但在所教的学生身上,我倾注了全部的精力。我在课前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为了增加课堂轻松气氛,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心态,我还经常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实践证明,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思维开阔思路,也优化了课堂教学。我们鹤壁市提出了构建生命课堂的理念,所以我在课堂上也尽量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探究知识,多让学生相互间动手、动脑、动口,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而且使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增

强,同学间的想互理解、沟通的意识得到提高。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和形式,学生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交流,我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与尊重。

三、不断加强学习,强化自身素养

自己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有时间就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及时弥补自身不足,进一步完善自身教学策略。我常常在备课时,边参考教学用书,边考虑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课堂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气氛逐渐活跃起来,连那些经常不善言语的学生都开始积极回答问题了;那些调皮捣蛋的也认真听课了„„学生的改变让我在教学更加用心了。

工作中,我坚决不允许自己搞特殊,从来不迟到、不早退,绝对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一年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是它让我受益匪浅,更使我对支教产生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能成为一名支教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支教生活所焕发的光芒将照亮我今后的人生道路。

第三篇:校长德育工作简介111

作为校长,多年来,xxx同志非常重视德育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促使学生“阳光自主卓越”地发展,她在创新德育形式,打造德育特色,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她的带领下,庆云山小学坚持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教育为德育主线,在常规德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学校结合当前教育形式与教育要求,切合新的发展目标,把培养学生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感恩心和良好的礼仪习惯作为德育的基础教育工作,先后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评选“文明之星”、“阳光书香学生”“礼仪标兵”“自主之星”“文明礼仪示范班”等活动。通过这些系列活动开展,极大地夯实了我校的德育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不断优化学风、校风,她着力践行“快乐德育”,促使学生良好品性的塑造。带领学校扎实开展“快乐德育”特色主题建设的各项工作,坚持 “快乐德育”工作的实施与学校的内涵建设紧密结合,将学校“快乐德育”建设工作与学校办学实力的打造融为一体。2011年11月迎接市“快乐德育”特色校评估验收。2012年,芦淞区“快乐德育示范校”开放展示活动在庆小举办。

在扎实推进德育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校长认真研究、剖析学校的办学历程,挖掘学校的办学资源,亲自率领学校班子针对校情,研发了《德韵》校本课程,旨在以课程研究的形式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的发展。经过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构建了以“学校训练为重点,教师垂范为先导,学校配合为保障,社区体验为根本”的养成教育模式,营造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立大志、养大气、习大雅、成大器”的《德韵》课程目标逐步实现,极大地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四星级红领巾示范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株洲市十佳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株洲市快乐德育示范校”。

第四篇:历任老校长简介

王行健先生简历

王行健,字仲行(1868----1944),男,温峤镇上街村人,清末秀才,杭州法政学校毕业,出任甘肃皋兰县知事,继任青海西宁道尹公署秘书、西宁县法院推事。1918年任国会众议院议员,回原籍后任温岭县律师。温岭初等小学堂(即温峤镇中心小学)主要创办人,首任校长。

马鸣銮先生简历

马鸣銮,字锦云(1865----1943),男,温峤镇上街村人,清末秀才,温岭初等小学堂(即温峤镇中心小学)创办人之一。为人清廉高洁,正直通达,好学勤奋,学识渊博,教学严谨,深受学生爱戴。从教十多年来,曾负责过校务,管理过教务、庶务,为学校的创办、发展竭尽全力,留有办学初期的《学校大事记》,备受乡人敬仰。学堂开办初期,带领学生种植柏树、桂树、溪柳等花木绿化校园,美化环境,校园内至今还尚留三棵大柏树,堪为校史的见证。

金长春,男,生于1930年2月,普师学历,中共党员,籍贯温岭。1947年9月参加工作,1952年8月至1957年7月任温岭县第十中心小学即温峤镇中心小学校长,1956年8月至1957年7月兼任温岭县第七初级中学即温西中学负责人。1957年8月至1984年7月任城北中学校长,1984年8月至1991年7月任温岭电大分校书记、副校长。治学严谨,功勋卓著,曾被评为台州专区甲级优秀教师、浙江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国家级电大优秀教育工作者,1955年至1961年被推选为温岭县第一届至第三届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91年7月退休后参与创办温岭市第一所民办中学-----温岭市敬业中学,并担任校长。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狄宜之,男,生于1930年,高专学历,中共党员,籍贯上海宝山罗店。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温岭、黄岩各小学,天赋口才,在两次区级(泽国、新河)演讲比赛中均获第二名。青年时代曾分别就读于浙江省宁波高级工业学校与浙江省高级农业学校,并担任过学生理监事、文艺股长与主席。1949年10月参加革命,曾任泽国区机关团支部书记,当过公安特派员,参加过剿匪反特斗争,当过县委巡视员与区财粮助理员、区文教助理员。1957年8月至1960年7月任温岭县第十中心小学(即温峤镇中心小学)校长兼温岭县第七初级中学(即温西中学)行政负责人。其后任教于楚门中学、横湖中学、石桥中学、城南中学、城关中学等,历任副校长、校长、协理员兼城关镇教办副主任等职。退休后帮助办企业,曾任“爱仕达”公司副总经理兼办公室主任,还进入老年大学书画班学习,并担任班长。2000年以特邀研究员的身份参加全国书画艺术交流会,其作品获得银奖,2001年获“中华老人诗文书画”创作三等奖,2003年7月于日本东京参加国际书法作品展,并被国家人事部书画人才中心审定,批准为客座副教授,其墨宝丹青享誉中外。

孙亚夫,男,生于1935年7月,中共党员,普师学历,中专讲师。祖居温岭市城北街道横塘村,现居住在温岭市太平街道西园新村20号。1954年8月毕业于浙江省黄岩师范,9月份入温岭县琛山乡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1956年8月调入温西区中心小学任副教导主任,曾出席温州地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会议,进省教育学院学习半年,后调入中共温岭县委肃反办公室任专职干部。1959年3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60年9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62年2月任温岭县新河区中心小学校长,1969年下半年调入城北区任教办主任,1977年下半年去台州地区党校学习,1978年5月调入温岭县温西中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3年调入温岭县教师进修学校任副校长,还当选为温岭县教育工会副主席,1984年8月任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7年8月退居二线,任校长级协理员(正处级),1995年9月退休,进入“第二个青春”孙才元,男,生于1928年2月。授智中学毕业后考入台农,求学一年,1959年12月至1960年8月在浙江省教育学院学习。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46年9月开始在泽国沈桥、新河潮观、山后鲍、寺前桥等校任教,1949年8月任铁场小学校长,1950年8月在高桥南鉴小学任教,1951年6月在温西区土改队工作,1952年在横径小学、横河小学任主委、校长等职。1958年8月任新河区中心小学副校长,1959年8月任新河区中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62年2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69年3月在新河小学任教,期间曾担任副校长、党支部委员、协理员等职。1988年8月退休后,创办夕阳红图书馆,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是免费的校外辅导点。现任新河镇中心小学关工委副主任、新河镇关工委成员。几十年来,多次被评为温岭市、台州市先进个人,曾获得温岭市“老有所为奉献奖”,曾被评为台州市乙等优秀教师、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台州市基层关工委规范化建设先进个人、温岭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赵明增,男,生于1931年8月,温岭德明中学毕业,中共党员。祖居温岭市温峤镇赵桥村,现居住在太平街道三星小区9幢105室。1951年8月至1954年7月在方城小学任教,1954年8月至1956年7月在城南、城东等校任教,1956年8月至1959年11月在大溪中学任专职团干,1959年12月至1972年2月在城南区中心小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72年3月至1978年7月任温西中学副校长,1978年8月至1985年7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5年8月退出原岗位,在温岭县教育局招生办公室工作,直到1991年10月退休。

蔡顺根,男,生于1945年3月,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68年7月毕业于临海师范,1968年8月至1977年7月任温岭县江下公社教办主任,1977年8月至1978年7月任坞根公社教办主任,1978年8月至1979年7月任沙山公社中心小学校长,1979年8月至1985年7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副校长,1985年8月至1986年7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6年8月至1992年7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1992年8月至2005年3月任温峤镇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兼校党支部书记,2005年退休。工作期间,曾多次被评为温岭县(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温岭县优秀校长。1993年被评为台州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1995年被评为温岭市“二五”普法先进个人,曾当选为温峤镇八届、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温峤镇第六次、第七次、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温岭市第七次、第八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温岭市教育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

邵云初,男,生于1941年11月,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温岭速师毕业。1960年3月至1961年7月在沙山小学任教,1961年8月至1968年3月在六三六七部队服兵役,担任部队放映员。1968年4月至1969年1月在温西区中心小学任教,1969年2月至1971年1月任向阳小学校长,1971年2月至1977年7月任江下乡中小学校长,1977年8月至1979年7月任琛山乡中心小学校长,1979年8月至1984年7月任沙山乡中心小学校长,1984年8月至1985年7月任琛山乡中心小学校长,1985年8月至1986年7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副校长,1986年8至1998年7月任温西区中心小学校长,1999年8月退休,2000年至今均担任温峤镇小学退教协会会长。任区小校长期间,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凭借“人民教育人民办,教育人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的东风,发动社会力量筹资办学,积极筹措人民教育基金,掀起了大力改造校舍的热潮,1990年建造了一幢六间四层的办公楼和十一间三层的教学楼;1992年建造了一幢五间五层的教师宿舍楼、新建了一个厕所、建造了学校新大门;1993年经多方集资,建造了一幢四间四层的幼儿教学楼、浇铺了幼儿活动场地的水泥地面、新建了200平方米的教师厨房和餐厅,进一步改善了教师的生活条件;1997年,又发动社会力量和家长捐资办学,新建了一幢八间四层的实验楼,彻底改变了校容校貌。工作期间,曾被评为县、省业余教育先进工作者,市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教育工作者。曾当选为温峤镇第八届、第九届党代表,镇、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市第五届、第六届退教协会常务理事。

林正方,男,生于1964年1月,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温岭师范学校,1989年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科,2000年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本科。1981年8月至1988年7月在泽国沈桥小学、牧屿小学任教;1989年8月至1998年7月在泽国凤城、光明、联树等地任教(期间的1992年至1993年担任温岭市继续教育辅导员,1993年8月至1994年7月担任牧屿中心小学副校长,1995年8月至1997年7月担任联树中心小学副校长);1998年8月至2002年7月任温峤镇中心小学校长;2002年7月至今,任温岭市实验小学校长,2008年6月开始兼任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温岭联合艺术学校校长。撰写的论文《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发表于《台州晚报》、《利用教材因素,培养想象能力》发表于《浙江教育》杂志,《小学生礼仪教育训练研究》获台州市教科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新课程标准下思想品德教学的研究》获台州市课改论文评比二等奖,《教师备课的管理》入选《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主持省规课题《台州区域小班化教育文化研究》和台州市级二个课题的研究。曾被评为温岭市优秀教师、台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等单位聘为“西部教育顾问,在第八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活动中,荣获2007年“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

潘明冬,男,生于1958年12月,温岭市温峤镇人,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74年8月至1981年7月在桐山乡岙口小学任教;1981年9月至1983年7月就读于温岭师范,担任校团委学习委员、团委副书记;1983年8月至1989年7月在原温西区温峤镇中心小学任教,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9年8月至1992年7月在琛山乡中心小学任教,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92年8月至2002年7月在江下乡中心小学任教,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2002年7月至2005年3月任温岭市温峤镇中心小学校长,2005年4月至今任该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曾荣获温岭县优秀校长、温岭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温岭市优秀教师、温岭市尊老敬贤明智领导、温岭市十佳家长学校校长、台州市优秀教师等称号,当选为温岭市第十、十一、十二届党代表。

第五篇:Cvhwcle刘志刚述职述廉报告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 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 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

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刘志刚
自今年 6 月份我进入鲁能菏泽煤电公司彭庄煤矿以来,我在上级 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克服刚到新单位的 种种不适应,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回顾近半年来的主要工 作,如下:

一、戮力同心,努力抓好矿井的试生产工作 戮力同心,刚来彭庄煤矿之初,为尽快熟悉整个矿井的生产布局、矿井装备、组织架构、人员组成等各方面的情况,我克服不认识人、不了解现场 等实际困难,广泛搜集各方面的资料。通过边学、边问、边下井、边 摸索,我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熟悉了分管工作,为下一步顺利的开展 工作打下了基础。刚来时,矿井正处于热火朝天的设备到货、安装时期,我配合矿 班子成员想尽千方百计确保“9.1”联合试运转 成功,倒排工期、精 细组织,做到了殚精竭虑,不遗余力。我经常深入现场、跟班盯岗,时常工作到凌晨才合一下眼,为此一个月下来消瘦了 10 多斤。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具有鲁能划时代意义的彭庄煤矿比计划整 整提前 34 天联合试运转一次成功,那一刻我大家都激动得心潮澎湃。

试生产后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采掘队伍人员构成相当复杂,而且不稳定因素较多,基层、基础工作都比较薄弱,作为生产矿长我 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感觉,深感责任重、压力大。我为此有时彻 夜未眠,但有鲁能菏泽煤电公司领导及矿全体同事对我的信任和支 持,我不能不把工作做好。试生产将近3 个月的时间,最高月产达到 9 万余吨,最高月进尺完成 700 多米,安全没有出现大的事故,我感 到比较欣慰,因为我觉得我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领导对我的关心 和支持。

二、开拓创新,全面促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 因为彭庄煤矿是鲁能集团自己投资建设、自己管理生产的第一对 矿井,属于先例、属于尝试,各项工作都需要摸索、引进、吸收,一 下子把这个矿井搞成质量标准化矿井有相当大的难度。为此我虚心向 其他兄弟单位学习取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和先进矿井 沟通,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促进了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彭庄煤矿人员成份之复杂大家有目共睹,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管 理方式、人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为此我首先制定一系列管理规定、制度,

用于规范、引导职工行为向标准化矿井靠近。靠办法管人,靠 制度办事。先后明确了每月 10、20、30 日的安全大检查制度,每 月5、25 日质量验收制度、15、每班对矿井各个系统进行班评估制度、跟值班制度、生产会议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的贯彻落实及质量标准化会战活动的开展,我矿 的质量标准化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观。

三、加强学习、不断用新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没有人永远是老师,也没有人永远是学 生,一张文凭终身受用的时代一去不返了,特别是在国家提出终身教 育的大背景下,任何人不学习迟早要被历史所淘汰。随着煤矿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我深感 知识的重要,为此我在大学毕业十几年后,又攻读了研究生。同时我 研读了大量煤矿科技前沿的论文,感觉受益匪浅,我先后利用科技成 果 8 项用于矿井的安全生产,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爱岗敬业,让青春在乌金石上闪闪发光 从来到彭庄煤矿之日起,我就全身心的投入矿井的安全生产中,在这将近半年的工作中,我平均每月下井都在 18 个以上,有时一天 下两个井是常事。半年来我只休过 10 天班,奉献休息日是再平常不 过的事啦 我本着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的理念,干着这份神圣的工作,有时工作到半夜也没有一丝疲倦。因为回家少,没有时间陪老婆孩子在外面吃顿饭、休闲一下,感 觉非常愧疚。但家人都非常理解支持我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行 动,我很感动。她们使我更加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我要让我的青 春在乌金石上闪闪发光!

五、廉洁自律,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作为生产矿长,因职务关系很多同学、老乡、朋友找到我,想用 我的职权和影响做点生意、安排个人。都被我婉言谢绝。因为我清楚

地知道,如果我插手矿井的物资采购、人员招聘等方面的问题,我很 难做到廉洁自律。人是感情动物,特别是中国又特别重视亲情,我为 此也得罪了不少同学、老乡、朋友,就连我的一位堂哥家的儿子我都 没有插手安排,至今堂哥仍对我耿耿于怀,见到也不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有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时刻警醒 自己,不能混同于一般群众,一定要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鞭策自己。截至到今天依然严格要求自己,对于廉洁自律方面我做到了心底无私 天地宽,时时处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 默默地工作。

六、自我加压,在工作中找差距,在行动中找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在工作中取

得了一些成绩,但和上 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克服一下不 足:1、2、3、工作有时还不够细致,有挂千漏一的现象。工作作风还不够大胆,有老好人的思想作怪。有时不拘小节,可能造成同志们之间的误解。

对以上不足和缺点,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尽快改正,努力克服不 足之处,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大家给予监督。


下载刘 志 刚 校 长 简 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刘 志 刚 校 长 简 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Cigglm刘志刚述职述廉报告(精选)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个人述职述廉报......

    一位知名校长的自我简介

    自 我 简 介 熊明,男,46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江西省武宁县协和中学校长。 26年工作经历中八年教师,十八年担任学校主要领导,工作于九所学校,历任班主任、教务主任、副校长......

    宾县四中校长简介(五篇模版)

    校长简介 宾县第四中学校长 王立忠,男,宾县第四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1987年7月毕业于呼兰师专数学系,2003年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本科毕业,05年东北师大课程教学论(数学)研究生毕业......

    校长寄语、学校简介(精选5篇)

    庄金业校长寄语: 我校在“质量立校之梦,凸显侨校特色文化之梦,圆省一级达标学校创业之梦”三个“梦”的引领下,确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人才”的办......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历任校长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历任校长简介 北京大学简单介绍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颐和园路5号。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

    厦门大学历任校长简介及历史沿革

    厦门大学历任校长简介及历史沿革 厦门大学简单介绍 厦门大学简称: 厦大;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

    中国医科大学历任校长简介及历史沿革

    中国医科大学历任校长简介及历史沿革 中国医科大学简单介绍 中国医科大学简称:"中国医科大"。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是卫生部原部属的10所高等学校之一,2000年3......

    北京联合大学简介及历任校长

    北京联合大学简介 北京联合大学(外文名: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简称: 北京联大 ;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学校形成了经、管、文、法、理、工、教、史、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