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指导
-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机指导(实验1)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机指导
实验一熟悉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
方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C语言编程环境创天中文版VC++6.0,掌握运行一个C程序的基本步骤,包括编辑 -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及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C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指导及报告 实验说明: 1、共4次实验,每次实验完成1个内容。 2、实验报告
-
2013广州大学程序设计基础
帕思专插本广东省权威专插本培训机构
广州大学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本科插班生
《程序设计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
《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教学大纲与课程简介
《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号:211G0020 课程名称:《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Fundamentals of Programming in C 周学时:2-2 学分:3 课程类别:通识 预修课程:大学计算机
-
《Java语言程序设计》自考实验指导资料new
自考《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目录 一、课程编号..........................................................................................................
-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 学 院: 汽车工程学院 专 业: 机器人工程 年 级: 2020级
-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重修试卷
一、选择题(2’*20=40’)
1、c程序由构成。
A.函数B.命令C.程序D.表达式
2、以下选项中合法的变量名是
A.#y2B.a -
E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总第3课时备课
第 3课时
课题:E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教学内容:青岛版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 13页至第 17 页
一、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 本课是在第1课学习用E语言程序解决高斯 -
实验二 定时器程序设计121
一、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单片机定时器产生定时中断,并利用定时中断产生更长时间延时。二、实验设备及器件 IBM PC机一台 DP-51PRO.NET单片机仿真器、编程器、实验仪三合一综
-
UML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UML程序设计》 实验指导教程 适合专业:计算机类专业 浙江树人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2016.02 课程与实验综述 第一部分实验综述 一.课程简介及实践要求: 《UML程序设计》是以介绍
-
UML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UML程序设计》 实验指导教程 适合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09 浙江树人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2012.02 课程与实验综述 第一部分实验综述 一.课程简介及实践要求: 《UML程序设计》是以
-
vb程序设计实验心得(大全)
vb程序设计实验心得 vb程序设计实验心得一:数据库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数据库课程设计大赛的尘嚣渐渐远去,怀着对这次大赛的些许不舍,怀着对当初课程设计开始时候的豪情万丈的
-
Java程序设计实验2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册 课程名称: 学生学号: 所属院部: (理工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 ——20 学年 第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
-
Java程序设计实验5篇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册 课程名称: 学生学号: 所属院部: (理工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 ——20 学年 第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
-
Java6程序设计实践教程实验指导+课后答案五篇范文
第1章: 1.6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多态2.java.exe 3.jdb.exe 4.标准字节码5.Java 6.独立于平台 二、选择题 1.B 2.A 3.B 4.A 5.A 6.C 7.C 8.D 9.C 第2章: 实验指导: 2.5.1. 第一处需要的代码:your
-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A》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A》课程教学大纲 (2015-2016-2) 课程代码: 1571002 课程学科类别: 理工科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必修 开课时间:第2学期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 适应学科专业
-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共五则范文)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终审稿)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程序设计基础》是广播电视大学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它是为培养大专层次应用
-
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二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本科专业 学时数:32 学分数:2 执笔者:马味 编写日期:2014年7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